最早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朝廷此举,其实有更重要的意图,因为“江督天下大缺”,是大乾帝国财政经费最重要的来源,让曾、李久居此位,朝廷毕竟放心不下,也心有不甘。而独立于湘淮系的仁曦太后亲信吴棠署理江督,朝廷便可从曾、李手中夺回两江地方实权,改变“外重内轻”的局面。

对朝廷的用心,老于权谋的曾、李当然心知肚明,决定抵制。曾伯函当即上疏抗争,认为不必命令李绍泉前往河洛剿绺,而李宗羲、丁雨生或是“才略稍短”或是“资格太浅”,难胜其职。此时,李绍泉就任两江总督才刚满五个月,更不愿受领此命。在接到命令的第三天,就写信给曾伯函,商量对策。他认为如果仁曦太后亲信吴棠署理江督,其“用人行政或多变局”,恳请曾伯函“能否另再设法拟议之处,仰祈熟筹密陈”,同时提出了自己的人事安排意见。他提出或以胞兄李筱泉为“苏抚兼通商”,以丁雨生为江苏布政使;或以李筱泉署理江督,仍以丁雨生“兼苏抚通商”。当然,他也知道人事敏感,自己妄议并不妥当,同时表示“此非章桐所敢与闻”。但此事事关重大,他还是忍不住提醒曾伯函“欲办事不得不择人,欲择人不得不任谤”,“事至此恐又不可一味隐忍,此尤关系至要者也。”仅过了两天,他又给曾伯函写了此信,提出最好是维持现状,如果不能维持现状,希望能按李宗羲(字雨亭)建议,曾、李对调;虽然曾伯函曾表示过“决不回任”,但李绍泉知道如果自己不去剿绺,会有贪恋两江总督之位、躲避艰巨任务之嫌,所以劝曾“必不得已仍照雨亭所拟,请以章桐代吾师剿贼。如尊意肯俯徇众望,回驻金陵,则后路大局,满盘俱活,不致掣动”。也就是他们的“底线”是要保住湘、淮对两江的控制。

几乎同时,李绍泉在给亲朋好友的信中更坦率地写道:“鄙人于西北形势生疏,而所部各军尽调归爵相四镇之内,冒昧前去,非特迁地弗良,岂忍夺爵相已成之局。诸将闻弟视师,必皆舍彼就此,一军两帅,牵制殊多,况饷源全恃吴中,付托非人,转运接济终必匮乏,恐于前敌无甚裨助,而东南全局先自动摇。”他知道,“一军两帅”从来是用兵之大忌,将领将在“两帅”间无所适从,贻误军机;而更难办的是,因为“裁湘留淮”曾伯函剿绺的精锐部队系以淮军为主,如果自己去后这些将领实际将唯自己的命令是听,而不大会服从曾伯函的指挥,将给曾伯函造成不小麻烦。另外,“两江”为饷源重地,他与曾伯函当然极害怕失去对如此重要之处的实际控制。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李绍泉在11月25日覆奏,陈明不能率兵前去剿绺的种种理由。而且,由于曾伯函坚决表示不愿回任,因此无法“对调”。结果,朝廷只能维持现状,而且捏着鼻子下谕承认:“该大臣等均能详察缕陈,使朝廷洞悉此中利害,实为有见”。

正是由于曾李师徒的联合抵制,终于使朝廷妥协,曾、李依旧保持了对两江的控制。这场地方与中枢博弈的结果,虽然使得湘淮系保住了两江,但却使得朝廷对湘淮系的坐大更加的警惕。

从彤郅四年5月底接到北上剿绺的命令,到彤郅五年年底这一年半的时间中,曾伯函的剿绺以失败而告终。朝廷丝毫不理会曾氏屡遭败绩的种种苦衷,丝毫不念及他镇压圣平天国的汗马功劳,而是多次严旨切责。在这一年半的时间中,曾氏受到廷寄责备七次,御史参劾五次,由于连吃败仗又屡遭朝廷严责,曾伯函终于感到衰病难持,告假休息。朝廷却顺水推舟,在他休假期满后仍要他在营调理一月,病愈后进京陛见一次,而钦差大臣关防暂由李绍泉署理。但令人寻味的是,要李绍泉接替曾伯函任钦差大臣前去剿绺的谕旨却未提及由何人接替李绍泉的两江总督之职。这有两个可能:一是李绍泉仍兼任两江总督,二是以后任命他人。实际上李绍泉知道前线军务繁重,自己不可能兼任江督。但让他人接任,于公于私他都难以接受:于公认为他人不会也无能力全力为他筹饷,于私不愿肥缺旁落。当然,他认为如能任命曾伯函重回江督之职,则于公于私最为理想。但曾伯函以老病告假,不能剿绺何堪两江总督重任?朝廷对曾伯函本就防范有加,现在更不满意,又如何可能让他再担江督重任?

李绍泉接到谕旨后,立即走马上任。在彤郅五年12月3日他赴前线一个多月后写了《谢署钦差大臣沥陈大略折》。这个二千余言的颇有些例行公事的“工作汇报”,其主旨就是强调筹饷的重要。他指出曾伯函在早些时候的奏折附片中说“将帅带兵剿贼,非督抚手有理财之权者,兵饷必不应手”、“系阅历真切之语”。而这一年多以来一直是“曾伯函在前督师,臣在后筹饷,患难与共,休戚相关”。他强调自己到徐州剿绺刚一个多月,“后路粮饷转运相隔渐远,每恐呼应不灵,若再逐贼出境,远驻豫省,军务大局,未必遂能有济,而各军饷需本任公事,必多贻误。即蒙派员接署督篆,各有责任各有作为,何能与前敌痛痒相连,始终如一?若强争则徒失和衷,若隐忍则必分畛域。军需稍有掣肘,斯功效全无,溃败立见。”他深有体会地强调说:“臣从军十数年,稔知军情利钝之由,其枢纽不在贼之难办,而在粮饷军火之难接济。”接下来的一句,看似无意,其实却透露出之所以再三强调军需粮饷重要性的具体目的:“曾伯函老病侵寻,自萌退志。臣每谆切恳劝,谓若不耐军事之劳顿,即请回任筹饷,坐镇要区。彼总以精力衰惫相谢,然亦以剿绺全军专恃两江之饷,若经理不得其人,全局或有震撼,与臣再四密商,迄无嘉谟可以入告,是不得不仰赖朝廷之善为区处矣!”总之情况就是这样,请朝廷权衡决定,实仍表明希望朝廷让曾重回江督之意。他进一步对朝廷明言:“今谕旨并未令人接办江督与通商要件,而询及应否移扎豫境”,如果率兵打仗与两江筹饷二事都要我兼任,那我到远离两江的河南就无法兼顾两江,必将误事,而“后路根本重地,皆新复之区,又多通商口岸,设有蠢动,更难兼顾。臣反复推究事理,务求一是,纲领全在得人”。最后他明确说道:如果“皇上若仍令臣兵饷兼筹”,那我就只能前进到徐州为止。如果“皇上专责臣以讨贼”,我不必兼筹粮饷,当然可以进兵河南,但朝廷一定要解决粮饷。因为“在本境可兼管地方,驻别省即不能兼管地方。如不兼管地方,军需当责之何人,缺乏当如何处置,非一二空谈能有实济”。其潜台词仍是给朝廷施压,要其按己意任命曾伯函重回两江,但又句句在理,朝廷不能不认真考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早小说推荐阅读: 权力巅峰回到明朝当王爷大唐:我挑明了,我是长乐公主带着仓库回到明末超级兵王叶谦大秦从拥兵自重开始科学家闯汉末抗战之红警无敌抗战:杀敌爆奖励谍海王牌特种兵之铁血战神战国大召唤亮剑之重霄王承柱雏鹰的荣耀进击的大唐驸马爷大唐:绝不回宫!我太上皇死也死在这里!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朕真没想败国啊弘治大帝步步生莲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蜀汉的复兴遨游春秋重生于康熙末年大唐:开局十万大汉铁骑都督请留步帝王序列间谍的战争重生明末从航海开始一九三七——西北望射天狼抗战:少年大军阀抗日之兵王纵横大明公侯三国:开局投资了武悼天王晋颜血三国之西凉兵王大唐:我不是遗孤大明:横扫世界的工业帝国大明舰队大唐:开局忽悠李世民下副本屠龙三国之袁家庶子我在三国戏诸侯鹰掠九天名门嫡子民国之小兵传奇延明纪略裂明人在大唐本想低调随身超市混三国抗日三部曲之杀猪匠
最早小说搜藏榜: 抗战:杀敌爆奖励抗战:从八佰开始崛起抗战之超级山寨工厂大唐:当年抱错孩子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大唐农王大唐:我挑明了,我是长乐公主大唐:少年雄主抗战:从战俘营开始签到抗战:每天一个签到大礼包特种兵:神级选择三国:杀敌爆奖励!大明风华:我是朱瞻基大隋之大暴君杨广抗日之十岁军长从西伯利亚开始建立帝国大唐:咸鱼赘婿三国之超级农场主三国:开局十万虎贲军抗战:少年大军阀三国:开局融合了李存孝神豪军阀周卫国晚唐浮生神级抗战:我有超级大礼包三国:基因提取绝命军医:开局中医满级抗战:我能复制一切装备抗战:无限宝箱回到明末玩淘宝超级抗战:收尸就变强陇右小卒我,楚云飞反了!抗战之远东之虎蜀汉之庄稼汉水浒:现在开始,梁山我说了算!亮剑之军工系统蝉动回到明朝当王爷皇明皇太孙大唐:开局融合霸王项羽明末:无限暴兵抗战特工的神级选择大明征服者抗战:我有无限大礼包明末巨盗大唐:开局绑架长乐公主军工科技我真不是亮剑头号特种兵世子的崛起大唐:开局揭皇榜,身份被长孙皇后曝光了
最早小说最新小说: 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红色莫斯科隋末之群英逐鹿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李想的北宋铁血骠骑抗日之横扫天下伊拉克风云盗宋大宋极品国师超级大独裁者奉天承运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家园吕氏皇朝大周权相杀手特种兵边戎血帅开国功贼极品皇帝明末资本家猎日神刀抗日之兵王纵横江山如此多骄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三国之天下霸业大唐全才抗日之精英特战队极品邪帝宋起波斯湾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刺刀1937大隋帝国风云裂明第五部队穿越之纵横大唐明统天下巨浪大凤雏特种兵王三国之我的老婆是武圣晁氏水浒重生三国之我乃曹昂宋风乌合之众闯王李自成新传明帝1627大唐魔法师万历十八年